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喝粥,对吗?米无忌介绍,其实这是不对的!
粥中的粮食由于烹饪时间较长,吸收较快,会使血糖升高较快。但喝粥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很快会下降,因而如单纯喝粥作为主食,会出现血糖先高后低现象。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,不太建议喝粥。
两周内餐后血糖值都低于10mmol/L的糖尿病患者,可喝粥。对于脾胃偏弱的老人,吃饭有粥,有助于饭食消化吸收,也有助于身体快速获得能量。因而适量进食稀饭,常需结合一些干粮,这样有利于营养快速吸收。至于喝粥后的高血糖并不难克服,如餐后散步20至30分钟常可抵消进食稀饭引起的血糖升高。
有快慢区别
杂粮粥升糖相对慢,细粮粥升糖更快,所以最好进食杂粮粥,如:小米粥、玉米碴粥、各种杂豆粥等,熬粥时间不宜过长,熟了即可,且我们需要把粥的量也算到一天主食中。
吃粗粮确实不能降糖,只是延缓血糖升高。粗粮富含膳食纤维,使粮食中的淀粉消化、吸收较慢,从而使血糖升高得较慢。随着时间增加,组织对胰岛素敏感降低,血糖的升高并不以剧烈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,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。但它与细粮一样,多吃也会发胖。
脾胃不好的老人吃粗粮难消化,把粗粮磨细,是不是既升糖慢,又好消化了呢?
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把粗粮磨细吃,就是粗粮细做,粗粮中的膳食纤维仍可以延缓血糖迅速升高,磨细的粗粮口感会更好些,更容易消化,对肠胃功能不好的病人会更好些。
米无忌介绍,其实两者皆可,并无本质差别。
有些人需注意乳糖不耐受的情况,是说喝牛奶后腹胀,甚至呕吐腹泻。这类人可用豆浆替代。若是有高血脂的,可选择脱脂牛奶,或低脂牛奶。豆浆虽然在降脂方面可能有一定效果,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。
而科学饮食讲究的是食物之间的互补和总体平衡。比如牛奶含钙高,但含铁量低;豆浆含铁高,但含钙量低。所以,糖尿病患者可以喝一天牛奶,喝一天豆浆,交替着来饮用。这样取长补短,在营养上便可起到互补作用。但不管喝牛奶还是豆浆,一天的量应该在250毫升左右。
另外,糖尿病患者缺钙的风险比较大,牛奶能起到一个日常补钙的作用。但最好不要空腹喝,空腹喝,牛奶或豆浆经过肠道速度太快,会导致吸收率下降。可在喝前少吃点主食。